close

1648108182793.jpg

【早安健康/吳映蓉(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翁德志(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博士)、
李芷薇(國立臺北大學營養師)】 

「為什麼我覺得頭痛,還一直聽到嗡嗡嗡的耳鳴聲?為什麼我的腎臟已經無力到需要洗腎了?
怎麼眼睛越看越不清楚,甚至感覺快要失明?為什麼我的身體變得這麼殘破不堪?
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啊……」

下一個瞬間,我一身冷汗地驚醒,趕緊摸黑尋找手機,螢幕一亮,「02:00 AM」。

幸好這只是一場夢,眼睛還看得見,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大概是因為今天去體檢時醫生說我有高血壓,若不注意之後可能會有一些健康問題,
才作了這場惡夢吧。

不過這也許是個警示,是該好好調整飲食習慣,讓高血壓帶來的健康威脅留在夢裡就好。
(編輯推薦:高血壓標準值是多少?如何降血壓?簡單13招維持血壓正常

高血壓,只是小事?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男性與五分之一的成年女性患有高血壓。
由於高血壓平時沒有明顯的症狀,一般人通常在健康檢查或就醫時才發現自己是高血壓一族。

然而也正因為高血壓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人們往往忽略高血壓的威脅。

不少人認為「只是血壓高了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健康問題」,
卻不知道人體長期處於高血壓狀況下,不僅容易引起偏頭痛或耳鳴等症狀,
還會增加罹患慢性腎臟病、視網膜病變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最新的研究甚至發現,高血壓竟然與腸道菌相失衡息息相關。

「腸」被忽略的知識

吃太多鹹,小心滿肚子壞菌血壓更失控!

為了更了解高血壓與腸道菌相的關係,近年來許多科學家積極投入相關研究,
發現鈉攝取量較低與血壓較低的人,腸道中特定好菌乳酸桿菌屬的數量較高。

此外,科學家將一般健康人與高血壓患者的腸道菌進行比較,
發現高血壓患者的腸道菌相確實與一般健康族群不同。

由此可知, 吃太鹹不僅會引起高血壓,也會養出一肚子壞菌
(編輯推薦:吃重鹹真的會胖!研究:鹽真的會讓你吃下更多的..

雖然目前還無法知道腸道菌如何確切影響血壓,不過學者推測高血壓患者腸道菌相失去平衡後,
會改變腸道菌產生代謝物的濃度與發炎現象,進而影響血壓的調節。

首先,腸道菌失衡會減少腸道菌所合成的短鏈脂肪酸,
這種脂肪酸具有調節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renin-angiotensin system)的能力而穩定血壓。

你可以想像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是一座水庫的調度中心,
當調度中心失去短鏈脂肪酸而無法調節洩洪的程序時,
人體這座大水庫內累積了大量的水分,自然會造成血壓過高的問題。

此外,失控的腸道菌相會加劇高血壓患者體內的發炎現象,一方面會減少一氧化氮的合成,
失去一氧化氮的血管,就像是沒有路肩的高速公路,無法快速疏散大量車流而塞車,
也就是血液無法順暢地通過血管而造成血壓上升。

同時腸道菌失衡帶來的發炎,還會促進血管硬化凶手「氧化型態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的合成,
而這種氧化的LDL-C特別容易卡在血管壁上,卡多卡久之後,血管就容易失去彈性。

若將血管想像成一條橡皮水管,可以想像發炎的壓力使橡皮管失去擴張的彈性,
而且越來越硬,使得橡皮管中的水流越來越不通順。
(編輯推薦:血管硬化就回不去了!5種食物讓血管一直年輕

換言之,發炎引起無法擴張、逐漸硬化的雙重壓力,使血管壓力越來越大而形成高血壓問題。
相反地,
若我們能阻止壞菌帶給血管的壓力,就能夠幫助血管減壓,舒緩高血壓問題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哪些飲食可以阻止壞菌對血管「施壓」。

阻止壞菌對血管造成壓力的整「腸」物質

鈉攝取量

前面提到,鈉會引起高血壓的問題,且可能會減少腸道中好菌的數量而加劇高血壓的風險,
因此營養師會建議大家平時多留心鈉的攝取量。

外食族面對麻辣鍋、滷味或拉麵等鈉含量較高的餐點應稍加忌口;購買市售食品時應閱讀營養標示,
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食品;自行烹調料理時,可以使用辣椒、洋蔥、八角或胡椒等辛香料提味,
以減少鹽巴、味精或雞粉等含鈉量較高的調味品。

如此一來,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夠聰明避開過多的鈉對血管造成壓力。

發酵奶類 

研究發現血壓偏高或高血壓患者,攝取無糖優格或優酪乳等發酵乳品有助於降低血壓。
優格或優酪乳富含益生菌,有助於提升人體腸道中的好菌數量,幫助腸道清除壞菌、
抗發炎,進而發揮穩定血壓的潛力。

因此,想要改善高血壓的人,平日不妨多食用無糖優格或優酪乳,增加腸內好菌以穩定血壓。
(編輯推薦:吃對發酵食物=天然維他命!養腸胃、護血管別錯過3種發酵好食

橄欖 

橄欖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鐵、鈣、維生素E、
植化素中的酚類化合物與羥基酪醇等多種營養素,具有促進人體健康的潛力。

其中,學者發現橄欖的酚類化合物可能透過調控腸道腸道菌代謝,
使人體血液中協助血管擴張的短鏈脂肪酸濃度上升,維持血壓穩定。

不過,橄欖加工品可能在加工過程中使植化素流失,
因此營養師建議大家選購保留更多橄欖植化素的初榨橄欖油,
用來涼拌或小火低溫煎炒料理食物。

此外,每年12 月至隔年2 月為台灣橄欖產季,
大家也可以趁產季選購新鮮的橄欖入菜,提升菜餚的風味與營養。

另一種預防高血壓的飲食方式──得舒飲食

想要改善血壓問題,除了遵守前面提過的最基本減鈉原則,
也千萬不要錯過美國心臟學會和學院認定的降血壓飲食法「得舒飲食」。

得舒飲食的命名來自其英文縮寫名稱「DASH」的發音,
該詞是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的縮寫,
也就是防止高血壓的飲食方式。

強調多選用植物性食材的得舒飲食,可以讓人體獲得大量穩定血壓的鉀、鎂、膳食纖維與植化素,
且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有效促進我們的健康。
(編輯推薦:得舒飲食法:2018蟬聯No.1飲食法,降血壓兩周見效

得舒飲食的原則如下:

1.每日三餐中,至少要有三分之一是未精製的全榖雜糧,
  如糙米、燕麥、紫米等,以取代白米、白吐司等精製穀物。

2.每日攝取4 ~ 5 份的蔬菜(煮熟前的可食部分約100 公克,或煮熟後直徑15公分盤一碟,
  或約大半碗的量)與4 ~ 5 份的水果(每份水果約為一個拳頭大)。

3.優先選擇黃豆、黑豆、毛豆及魚類與家禽等白肉,做為蛋白質來源食物,
  並減少肥肉、動物內臟、加工肉品及牛、豬等紅肉的攝取量。

4.把握避免油炸的烹調原則,並減少動物油的使用量,建議選擇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
  如橄欖油、苦茶油等,且每天攝取0.5 ~ 1 份的堅果(每份為一湯匙的量)。

5.每天至少攝取1.5 杯(即360 c.c.)乳品,得舒飲食建議以低脂奶類做為乳品的優先選擇;
  乳醣不耐症患者則可以用無糖優酪乳、起司等替換。

本文摘自《腸道菌對了身心就健康!營養學專家的護腸飲食全指南》/
吳映蓉(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翁德志(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博士)、
李芷薇(國立臺北大學營養師)/臉譜

原文連結:http://www.edh.tw/article/30128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
    Lily

    目標環遊世界的Lily部落格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