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
或許有些民眾對更年期抱持著既定的印象,認為隨著更年期的到來,
雌激素的分泌量就會逐漸減少至停經,不過這其實是錯誤的印象。
日本婦產科醫師指出,更年期時的雌激素起伏大,除了減少外還有可能會變多,
令月經週期產生變化!一起透過更年期檢查表來判斷自己的更年期指數吧!
不是只有停經才叫更年期,荷爾蒙起伏變化大
或許不少民眾仍認為停經以後才代表著更年期的到來。
事實上,更年期的影響範圍廣大,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的資料,
其不適症狀更可能長達10年之久。
日本婦產科醫師高尾美穗指出,停經前後5年都是更年期的範圍。
雖然各人不同會有所差異,但以日本人平均停經年齡50.5歲來看,
45~55歲迎來更年期的民眾眾多。
然而,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在35歲左右便會開始遞減,並在40多歲時急遽下降,
因此部分民眾或許在「停經前5年」就會感受到更年期不適的民眾。
(編輯推薦:早發性停經讓骨鬆、血管硬化提早上門!5種食物延長卵巢保固期)
經期可能出現3種變化!
留意月經變化得知是否更年期到來
女性荷爾蒙可分為雌激素與黃體酮(孕酮)。
當更年期到來使該激素變得不穩定,產生起伏、下降,
就會對女性的月經週期造成影響,甚至產生不適症狀。
高尾美穗監修的文章指出,隨著更年期的到來女性荷爾蒙並不是急墜到底,
在停經前的這段期間,不僅會下降,也有可能會上升,產生起伏波動。
也因此,可以透過「月經變化」分辨更年期到來與否。
月經的週期與雌激素及黃體酮密切相關。
雌激素分泌迎來高峰,從發生月經起,往後數2周(14天)就會排卵。
此後黃體酮分泌增加,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
然而,更年期到來的話,月經週期變化就不會那麼規律。
高尾美穗監修的文章指出,根據個人差異,
更年期到來後可能有以下幾種變化:
1.月經週期變短或變長
以前若是28天月經準時報到的民眾可能會變為25天。
不過,也有可能週期變長。可能出現有時準,有時不準的狀況。
2.月經期間變短,經血量減少
以往月經約一周的人可能變為3~4天就結束月經。
此外,月經期間變短,經血量也會減少。
不過,也有可能出現突然大出血的情形。
3.經血滴滴答答地持續
在第二日的時候經血量變多,此後漸漸變少,
少量的出血變得滴滴答答持續。
更年期不等於更年期障礙,透過檢查表診斷更年期指數
除了月經週期改變之外,女性荷爾蒙的起伏與降低,
或許也會對民眾帶來一些不適症狀。
許多民眾對更年期抱有負面印象,多是因為更年期對身體帶來的多汗、
暈眩、熱潮紅、容易使人感到憂鬱等影響。
不過,高尾美穗指出,更年期並不等於「更年期障礙」。
出現更年期症狀與否與個人的體質、對壓力的耐性及環境有關。
然而若真的有更年期的不適怎麼辦?發生的症狀究竟是更年期造成的還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呢?
為了讓民眾能參考判斷是否出現更年期症狀與就醫需求,
東京醫科牙科大學開發了一套簡略的更年期指數(Simplified Menopausal Index)來讓民眾參考。
得分
0~25分:良好的更年期生活,以至今為止的生活態度繼續下去吧。
25~50分:注意飲食與運動,生活不要過度勉強自己了。
51~65分:接受醫師診斷、生活指導、諮商及藥物治療等較為妥當。
66~80分:有必要進行長時間(半年以上)的治療
81~100分:至醫院各科接受精密檢查,並接受專科醫師的長時間診療。
新聞中心 蔡經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