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由於氣候變遷,菲律賓飽受颱風蹂躪,單在 2020 年就遭遇 21 個颱風侵襲,
當地居民成為首當其衝的天災受害者,同樣的災難也發生在非洲多國。
這些貧窮或發展中地區,比起其他已發展地區,承受更多氣候惡果。
本文由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執行總監 Yeb Saño 撰寫、講述,
分享氣候危機之下的「貧富差距」,不容忽視。
海燕之後,再有強颱天鵝登陸菲律賓
2020 這一年,將會刻在我心中,能夠與這段刻骨銘心經歷相比的,
相信只有 2013 年的回憶(編按:2013 年 11 月颱風「海燕」創下最強登陸熱帶氣旋的紀錄,
對菲律賓造成災難性破壞)
當年大約在這個時候,我以菲律賓代表團的首席談判代表身份,出席於華沙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正當我與聯合國會員談論氣候變遷與未來時,我收到家鄉傳來的噩耗:
颱風「海燕」挾著史上最強的熱帶氣旋之勢,摧毀我的故鄉獨魯萬(Tacloban),
造成嚴重土石流,逾千人喪生,超過百萬人受影響。
在這場大災難的七周年紀念日的前一週,超強颱風「天鵝」以同等的強度襲擊菲律賓,
成為 2020 年的最強熱帶氣旋。
「天鵝」登陸加丹杜安尼斯(Catanduanes)時,其風速相當於甚至超過「海燕」的風速。
而在「天鵝」之前,該地已遭颱風「莫拉菲」(Molave)侵襲且尚未恢復。
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悲痛,也看見氣候危機只會逐步迫近。
菲律賓再一次嚴重受創,受超強颱風侵襲的經歷,彰顯大自然無法抵擋的力量,
以及人民的焦慮與揮之不去的悲傷,這一切難以用言語盡述。
當然我絕不希望有人會因為擁有相同經歷,而明白我們的處境;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事實是,
即使身處颱風活動範圍以外的人,都會深受其他極端氣候災害影響。
不只是變遷,全球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今年困擾全球的,除了新冠肺炎,還有澳洲、巴西及美國的熊熊大火。
此外,不到兩個月前,非洲國家蒲隆地、吉布地、衣索比亞、肯亞、盧安達、索馬利亞、
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及烏干達,有 600 萬人遭受史無前例的洪水蹂躪。
不幸地,這些只是氣候變遷的冰山一角,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危機,勢必影響著全球人類。
我們正處於氣候緊急狀態,如新冠肺炎大流行般全球無一倖免。
然而仍有許多人拒絕為此付諸行動,尤其是那些最應該為碳排放負責的:化石燃料企業及其金主。
先前殼牌石油(Shell)於推特(Twitter)上受到猛烈抨擊,被追擊身為碳排大戶如何減低碳排放,
由於這間國際企業,透過高碳排的產業賺得豐厚利潤,卻在其中一個貼文,將解決氣候變遷的責任,推到個人身上。
這令我們更清晰看到,我們必須令化石燃料企業看清事實並承擔責任,
他們的商業行為所累積的碳排放,衍生成氣候危機,威脅全球公眾的人身安危,
特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往往在極端氣候災害發生的前、中、後期,成為無辜的氣候受害者。
爭取氣候正義,公眾力量百花齊放
話說回來,2013 年我學到的一課,是一場新的運動經已展開。
我們爭取氣候正義的平臺,由研究室、會議室及國際會議廳,擴展至街頭、校園及法庭。
這是民間自我組織的成果:青年人為氣候議題罷課、投資者將資金從高碳排的企業撤出,
以及平民為保護自己、為爭取面對氣候變遷時的基本權利,而控告政府和企業侵犯人權。
至於菲律賓,由當地團體、勞工、漁民,聯同婦女、性少數抗爭者及公眾組成聯盟,
要求菲律賓人權委員會進行調查,向造成氣候變遷而侵害人權的企業問責,
當中包括殼牌石油 (Shell)、英國石油公司(BP)、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等 47 家碳排巨頭。
經過 5 年的調查,我們現正等待委員會公佈最終調查結果,
並期待結果會為菲律賓人民及全球氣候行動,帶來指標性的勝利。
我們期望委員會能要求國際碳排巨頭承擔應有之責,並提出具體建議,
帶來制度改革,停止世界對化石燃料的倚賴。
(延伸閱讀:氣候正義,勝!菲律賓颱風災民向化石燃料企業問責)
全球同心,為減緩全球氣候危機集氣
落筆之時,正值颱風「閃電」吹襲菲律賓北部,而另一個熱帶擾動也正在太平洋醞釀中,
將於數日後襲擊菲律賓,吹向受超強颱風「天鵝」重創的比科爾(Bicol)地區,
或是受超強颱風「海燕」痛擊的維薩亞斯群島(Visayas)東部。
我們仍需要向各大高碳排企業施加公眾壓力,繼續為正義發聲,
願你我攜手讓 2020 年成為更具意義的一年,當那些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社群,
站出來爭取氣候正義與人權、穩定氣候和永續的未來時,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故事,
與他們站在一起,投環保與人權一票。
對我、甚至很多氣候受害社群來說,全球氣候危機、氣候緊急狀態所帶來的難題讓我們徹夜難眠,
但也讓我們更加堅定,要把我們的聲音帶入會議室、法庭及更多國際、權威性的議會廳等,
我們堅守一份信念:這場為氣候正義而戰的勝負,不只在於制定政策、
商業或法律的會議室中,而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