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緩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我們如何堅持力抗高碳排產業,例如化石工業,而能同時保護相關工作者的權益?
答案是 「公正轉型」,以達到對每個人都公平的方式翻轉經濟。
英國正從煤礦工業的過往中學習,蘇格蘭已經有成功案例。
「公正轉型」( Just Transition),簡單地說是以一種對每個人都公平的方式轉向更永續的經濟。
由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改變,使我們正面臨氣候和自然的緊急狀況,全球成千上萬人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洪水、乾旱、森林大火和熱帶風暴的發生頻率更高,強度更為劇烈,數百萬人的家園和生計飽受威脅。
因此我們必須即刻做出改變。
然而,現實的兩難是,很多人的生計都與高度污染的行業息息相關,
例如石油和天然氣加油站工人、航太工程師、製造汽油和柴油汽車的工廠技師等。
若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產業,必須顧及在轉型過程,相關人員的適應狀況和生計,
保障勞工的就業機會,以維持原有的生活。
綠色經濟能創造全球數百萬的工作機會
朝向綠色經濟轉型是一項巨大的任務,預期可在全球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
事實上,根據綠色和平研究團隊估計,在後疫情時期,
單單英國政府經由投資綠色振興,就能創造180萬個就業機會。
綠色轉型帶來最多的工作機會在交通領域,由於汽車、卡車和其他車輛造成的污染造成英國最多碳足跡,
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創造89萬個新的綠色就業機會。
除此之外,發展再生能源、建置綠建築、修復自然環境的過程,將增加許多工作需求。
透過適當的培訓,高污染產業的工作者可以在其中發揮所長。
然而,這不會憑空發生。公正轉型需要政府和企業界投入時間、精力及財務支持,
藉著減緩氣候變遷所需的經濟轉型,幫助解決存在已久的經濟不公。
英國過去的經驗教訓:煤礦工業的消失
80年代英國煤礦工業的解體是值得參考的真實案例,直至今日影響仍未結束。
當年礦場突然無預警關閉,忽視礦工和工會的未來,也沒有針對城鎮和社區做出配套措施,造成許多人至今還沒恢復正常生活。
疫情的爆發再次提醒我們,面對危機時需要一個公正的轉型。
疫情為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帶來經濟危機,在英國,至少30,000個工作機會流失。
雖然這場危機是由疫情引發的,但也顯示了化石與天然氣產業未來發展的困境,
隨著各國開始揚棄化石燃料,產業不斷萎縮,相關工作者需要有新的出路。
不公平的轉型在道德上是錯誤的,也很難獲得成功。
公正的轉型如何運作?
成功的公正轉型,需要三個基本要素。
全面合作
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與在地勞工、工會、雇主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密切合作。
這些團體間需要彼此信任,以便完成工作。
在地考量
每個區域有其獨特性,所有最成功的經濟轉型都針對地方獨特性設定了清楚的願景。
例如,英國東北地區的轉型計劃,可以把重點放在重新培訓北海石油和天然氣工人。
離岸風電和其他再生能源擁有極大的新興市場潛力。
事實上,英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離岸風電工程師曾經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工作,他們將專業技能從油田轉移到風力發電廠。
資金
這些族群需要足夠的資金和權力,才能有效地運作執行,並得到支持。
為了支持公正轉型,英國政府每年至少需要花費50億英鎊(約臺幣1,926億元),而這個數字可能會逐漸增加。
案例研究:蘇格蘭的成功轉型
公正轉型看似過於理想化,但事實上是有成功案例的。2014年,蘇格蘭的油價下跌導致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的失業率攀升。
蘇格蘭政府決定投資發展再生能源,以幫助創造永續的就業機會,並減少國家的碳排放。
英國風能電場的工程人員,電場中共有十座風電機。 © Steve Morgan / Greenpeace
他們投資了120億英鎊(約4,600億台幣)成立轉型培訓基金,用來支持失業者,並提供技能強化和再培訓的機會。
截至2018年,有超過3,000人申請使用該基金,其中85%的人找到了新工作。蘇格蘭還成立了 「公正轉型委員會」,
專責研究如何因應氣候變遷並同時兼顧就業者的福利。
儘管仍須努力,這些政策已經開始發揮正面的影響。奧克尼群島(The Orkney Islands)過去需要進口能源,
現在他們利用海浪和潮汐自己生產所有的電力;這種轉變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並成為蘇格蘭失業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轉型再生能源,臺灣得加緊腳步!
而臺灣身為電子產業鏈重要一員、煤炭進口量仍居全球前五大,極度依賴化石燃料作為發電能源。
全臺5000多家的用電大戶,共使用臺灣超過50%的電力,經濟部的相關草案卻僅負責貢獻1%再生能源,
用電量與再生能源貢獻落差太懸殊。
用電量佔全臺4.8%的台積電,最近宣布購入沃旭離岸風電,為用電大戶應負起發展再生能源的責任跨出一大步。
綠色和平不斷期許更多用電大戶加入轉用再生能源的行列,
更分析出電子、塑化、鋼鐵、水泥4大產業最低僅需額外增加0.02%成本,
即可滿足目前用電大戶條款的草案需求,轉用綠電並不會成為企業沈重的負擔。
同時期待政府提高「用電大戶條款」要求,使更多企業共同投入發展再生能源,
並為轉型過程制定兼顧公平正義的政策,達到減碳又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
實現公正的轉型是更好而正確的道路
減緩氣候變遷不能討價還價,我們若不積極採取行動就只能面對後果,
而我們可以掌控在逐漸擺脫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應該採取的手段與目標。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政府、整體社會共同具遠見地討論,並挹注必要的資金與支持。
若我們真的能夠實現公正的轉型,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成就之一。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原文連結: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20314/%e4%bb%80%e9%ba%bc%e6%98%af%e6%ad%a3%e7%be%a9%e7%9a%84%e7%b6%a0%e8%89%b2%e8%bd%89%e5%9e%8b%ef%bc%9f%e5%8f%af%e8%a1%8c%e5%97%8e%ef%bc%9f%e8%8b%b1%e5%9c%8b%e6%88%90%e5%8a%9f%e6%a1%88%e4%be%8b%e5%9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