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山聖地(越南語:Thánh địa Mỹ Sơn/聖地美山)
是由占婆一眾國王在公元4世紀和14世紀之間建造的一系列被遺棄和部分毀壞的印度教寺廟遺址。
寺廟是崇拜印度教神濕婆,以各種當地名義聞名,其中最著名的寺廟是拔陀羅濕婆廟(Bhadreshvara)。
美山位於越南中部的廣南省濰川縣濰富社美山村附近,距離東南部的峴港69公里。
而距離歷史悠久的茶嶠鎮(越南語:Trà Kiệu)約有10公里,寺廟處於一個兩公里寬的山谷內,被兩個山脈包圍。
從公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美山山谷是占婆歷任國王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王室和民族英雄的埋葬地。
它與因陀羅補羅(越南語:Đồng Dương/同陽)和僧伽補羅(茶嶠)等附近的占婆城市密切相關。
這個遺址包括七十多座寺廟以及梵文和占語的歷史上許多重要的碑文。
美山也許是印度支那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考古遺址,但在越戰期間中遭到美軍一星期的地毯式轟炸後,
造成人類文化史上很大的損失,70座寺廟及古塔中,只有20座倖免於難保存下來。
美山寺廟建築群被認為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印度寺廟建築群之一,是越南最重要的文化遺產。
並經常與東南亞其他歷史寺廟建築群相比較,例如印尼瓜哇島的婆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緬甸的蒲甘以及泰國的阿瑜陀耶古城。
在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美山寺廟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美山聖地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以作為現在已經滅絕的亞洲文明的證據列入為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