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最大佛寺:不在中國,為何是沉睡在外國的地底!?

🎯古代東方四大奇觀之印尼神秘千年佛塔: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丘陵上的佛塔」,俗稱「千佛塔」,又稱「印度尼西亞的金字塔」。
它在一千多年前建成,工程浩大,氣勢恢弘,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吳哥古蹟相媲美,合稱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觀。
然而,這座輝煌壯麗的「千佛塔」,竟然在熱帶叢林的石塊和野草之中荒廢了800多年,
就像吳哥窟和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一樣,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科學家與探險家們重新發現。

S__35086339.jpg
🎯1811年,英國遠東殖民史上著名的斯坦福.萊佛士爵士被任命為爪哇副總督,1814年在巡視三寶壠的途中,
他聽說在Bumisegoro 村莊附近叢林的深處沉睡著一座大佛塔,於是派遣工程隊去勘察。
萊佛士屬下的工程隊共計有200餘人,他們花了兩個月時間,才在叢林中開闢出一條通往婆羅浮屠的路。
沉睡了近千年的古佛塔顯露真容,不過由於作業量太大,加之佛塔可能坍塌,工程隊沒能全部發掘它。
這之後婆羅浮屠又被擱置了近百年,直到1907年,荷蘭人開始清理這座宏偉的佛塔,它才為人們真正重新認識。

S__35086344.jpg

S__35086346.jpg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遺跡。
距離"日惹市"西北40公里,是9世紀當時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築物。
2012年6月底,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確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寺。
印尼的"日惹"它在日本遊客心目中是排名僅次於巴厘島( Bali)和首都雅加達(Jakarta)的印度尼西亞觀光景點。

S__35086350.jpg

S__35086352.jpg

🎯婆羅浮屠寺廟的主結構以切割的石頭做成平台,再由下而上堆砌成金字塔狀。
最下面一層是單邊115米的正方形,上面疊加著5層的方形壇和3層的圓形壇。最頂端豎立著鐘形舍剩塔
(收納釋迦摩尼遺骨和遺物的佛塔)。而圓形壇上則有鏤空的方格形裝飾,圍繞在佛塔周圍。
另外,5層方形壇的邊緣各自形成一道牆壁,每層皆留有寬約2米的迴廊,形成總長約5公里的迴廊壁,
共刻有1460幅佛教故事浮雕,以及1212幅裝飾壁雕,湮沒在火山灰下。

婆羅浮屠由誰建造、建於何時,都沒有定論;它又如何被歷史湮沒,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有一種假設認為爪哇人在15世紀轉宗伊斯蘭教時遺棄了這座廟宇;還有人認為1006年前後的一次火山爆發引發饑荒,
當地居民只得背井離鄉,人們自那時起就不再去婆羅浮屠朝拜。

🎯參考爪哇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當時的文化背景,可以發現婆羅浮屠和火山(火龍)的確有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
印尼以地震多、火山多聞名於世,500多座火山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島嶼上,其中129座是活火山。
日惹是印尼的古城,它坐擁婆羅浮屠和巴蘭班南等歷史遺蹟的同時,印尼最活躍的活火山——莫拉皮火山也雄踞於此。

🙏爪哇人早在夏特連拉王朝之前就皈依印度教,在此基礎上又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日惹宮廷文化。它以日惹宮廷為中心,
連同四方自然神形成一個小宇宙,擁有強大的超自然力量。
其中一位自然神被爪哇人稱作「琪杜皇后」(Nyai Loro Kidul)的南海女神,她象徵著溫婉與寧靜,
另一位則是北部的「莫拉皮」(Merapi)火山神,他象徵著威武和力量。後者在諸神中地位最尊貴,
大概是因為他的身型龐大,以及莫拉皮火山每每爆發時的巨大威力給人們留下的深深恐懼。
婆羅浮屠寄託了爪哇佛教徒靈魂不滅的渴望,也是他們向莫拉皮火山神的獻祭與敬畏。
當夏連特拉王國動用了幾十萬人力,費時數十年才建成了這座世上最大的佛塔後,北方的火山神顯然沒有領情。

S__35086353.jpg
莫拉皮火山的連年爆發破壞了夏連特拉王朝的生存環境,這個佛教王國就此神秘地消失了,婆羅浮屠也遭人廢棄。
1007年,婆羅浮屠在一場莫拉皮火山大爆發之後,完全被火山灰掩埋了起來。
這雖然是不幸的事件,卻讓大佛塔「因禍得福」逃過了隨後800年可能的人為破壞。
因為不久後,爪哇的佛教逐漸衰微,印度教的勢力再度興起,然後伊斯蘭教勢力又席捲而來直到今天,在這些日子裡,爪哇島上的佛教建築已難得一見了。

🎯1973年,印尼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求助。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2500萬美元,號召國際間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清除、填滿、修補、灌錫等保護與強化的工程。
  1975年,IBM也加入修復工程,將80萬塊石頭的資料輸入電腦,經過電腦的重新組合和拼裝,才順利地於1983年重拾婆羅浮屠的舊貌。

  1991年,婆羅浮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沉睡了800多年的婆羅浮屠或許沒想到,它的「重生」卻遭到伊斯蘭極端主義者的仇視。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教國家,印尼的部分伊斯蘭教徒將婆羅浮屠視作「異端」對自己宗教領地的侵占。
  1985年1月21日,婆羅浮屠的9座舍利塔曾遭受到一個伊斯蘭教右翼極端組織的爆炸破壞,塔身嚴重損壞。
除了「人禍」外,「天災」也光顧過婆羅浮屠。2006年5月7日,一場裡氏6.2級的地震襲擊中爪哇的南部沿海地區。
此次地震在日惹造成嚴重的毀壞和人員傷亡,不知是否有神靈護佑,婆羅浮屠安然無恙。

🎯重生的婆羅浮屠召喚著無數佛教徒來到這裡朝拜。每年五月月圓的第一天,印度尼西亞的佛教徒在這裡慶祝衛塞節,
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悟道和涅槃的日子。衛塞節是印度尼西亞的國家假日,
紀念活動集中於三座佛教廟宇:遊行隊伍從孟督塔寺步行出發,經巴旺塔神廟最後到達婆羅浮屠。

S__35086354.jpg
🙏🙏🙏婆羅浮屠海拔265米。據說早期的婆羅浮屠周圍有湖床,底部高出湖床15米。
這樣的形制結構,與佛教須彌山香水海的宇宙觀是一致的,在佛教世界觀中,
中央的須彌山由香水海環繞四周,欲界、色界、無色界、出世涅槃,層層拔高。
這與婆羅浮屠塔被證實的結構如出一轍,依建築形式和雕刻內容,
整個佛塔分成四個部分:塔基代表「欲界」,方台塔身代表「色界」,圓台塔身代表「無色界」,
最上一層的主佛塔,則代表超脫三界的「涅槃」,象徵眾生可由煩惱獲得解脫的四大過程: 欲界、色界、無色界、出世間。
前三者又稱「三界」或「迷界」,人只有經過修行,才能層層超越欲、色、無色之三界,從而走出「迷界」,達到「涅槃」的最高境界。
據荷蘭學者卡斯帕里斯博士考證,此塔全名為「布彌善帕羅布陀羅」,意為「菩薩修行十地山」,象徵菩薩修行成佛所經歷的十個階位,由此也能相互印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
    Lily

    目標環遊世界的Lily部落格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