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55456308713.jpg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
隨著民眾健康意識興起,不少民眾都知道即使對身體有好處的成分吸收過多恐適得其反,
包括人體必備電解質之一的「鈉」也是如此,因此也開始留意食物中的鈉含量。

而另一個民眾較少聽聞的礦物質「磷」,雖也在人體扮演重要角色,
但若攝取過多,恐對壽命造成負面影響。

磷其實是人體必備的礦物質之一,參與身體諸多功能,營養師陳怡潔曾為文指出,
磷可構成細胞膜上的磷脂質、DNA上的特殊五碳醣磷酸鹽,並且也是身體內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物質,
還可幫助營養素代謝,提供身體能量來源。

磷可能是加速老化的物質

儘管磷對人體來說是必要的存在,然而若攝取過多恐造成反效果。

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分子病態治療研究中心抗老化醫學研究部教授黒尾誠曾指出,
血液中磷濃度越高的動物壽命越短,需要思考磷是加速老化物質的可能性。

為了不要讓磷在體內累積,腎臟會幫忙排出多餘的磷,
然而排出能力有個體差異,因此民眾有必要注意飲食習慣,
尤其是中高齡者以及潛在的慢性腎臟病患更要將磷的攝取量放在心上。

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也曾為文指出,當飲食中的磷增多,
不僅對心血管疾病造成影響,還可能讓鈣恆定失調、血管鈣化、加重慢性腎臟病,死亡率也較高。

從食品標籤中看出磷的跡象

黒尾誠教授也特別傳授「不老飲食法」,指出應該要注意的便是加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物,
由於食品添加物中含有磷,可透過食品標籤檢視。

儘管標籤上未必明確寫出「磷」,但磷多用在鹼水與結著劑之中。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也曾受訪表示,
火鍋料由於製程要將小碎肉弄成丸狀等,一定會加結著劑。

而這種結著劑都屬於磷酸鹽,若民眾腎不好恐引發高血磷症。

不是只有慢性腎臟病患才需要控制磷,一般健康民眾也需要及早預防。
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高銘鴻就曾受訪指出,吃太多高磷食物加重腎臟工作負荷的話,
就恐導致高血磷、腎臟疾病、低血壓,甚至引起心律不整、腎性骨病變等嚴重問題。

此外,台大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蕭寧馨也曾為文指出,
含磷的食品添加物普遍存在加工食品之中,而當膳食磷過量使血磷升高,
不僅會制造骨活性,同時還干擾鈣的利用。

更有研究指出日常磷攝取偏高,會增加骨折風險。

盡可能從日常飲食中減少磷的小技巧

儘管可在市面上販售的食品都符合法規,然而營養師趙強也曾為文指出,
現代加工食品眾多,民眾很容易磷攝取過量。

綜合趙強及金惠民的資料,建議多吃生鮮食材為主的膳食,
即可不用擔心磷的危害,而購買4類產品應注意是否添加磷酸鹽:

1.香腸、火腿、火鍋料
2.餅乾、零食:洋芋片等
3.沖泡式飲品:三合一咖啡、奶茶等
4.汽水、可樂

由於加工食品十分便利,在現代生活也難以避免,而若不過度食用,
添加在加工食品中的磷也符合法規要求,黒尾誠教授因此提出了以下建議,
讓民眾不需要完全禁磷,在享受美食、便利生活的同時也能留意身體健康:

1.少吃火腿、香腸及魚板、黑輪等水產加工食品
2.少吃杯麵與即食產品
3.注意色素
4.多吃知道本來食材是什麼的食物(改變型態的話添加物較多)
5.注意除了罐頭之外的保存期限長的產品
6.吃個別包裝的甜點:一次吃一個防止過食
7.太過便宜的食材要注意:過於便宜的食材有加食品添加物的傾向
8.善用川燙:火腿、香腸、培根等,烹飪前先川燙10秒;泡泡麵時,
  先用熱水煮麵條再將麵體加入湯中,可去除一些添加物。

新聞中心 蔡經謙

原文連結:http://www.edh.tw/article/3091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
    Lily

    目標環遊世界的Lily部落格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