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54090318868.jpg

編按:與李安合作《雙子殺手》的好萊塢巨星威爾史密斯,過去演出《MIB星際戰警》、
《絕地戰警》,早已晉身成為好萊塢票房明星,年過50的他想挑戰許多過去不敢做的事,
最近挑戰了大腸鏡檢查,原本只是抱著「做這項檢查」很酷的心態,
竟因而發現一個可能癌變的腺瘤性息肉!

史密斯的主治醫師表示,威爾史密斯能在息肉發生癌變前就發現並切除,相當幸運。
另外,威爾史密斯有運動習慣也注重健康飲食,卻仍長出腺瘤性息肉,
由此顯現
早期檢查的重要性

你對大腸息肉了解多少?大腸息肉會不會癌病變?
想預防大腸癌,就要先知道息肉可能代表的身體警訊與健康風險!

【早安健康/李翊慈】
器官內膜所長出來非正常、凸出於平滑表面的組織,就稱為息肉
體內有黏膜的地方就可能長息肉,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子宮內膜等等。
在腸胃道內膜,胃息肉、大腸息肉、膽囊息肉最為常見。
名氣最大、最具威脅性的就屬大腸息肉,大腸息肉是癌變成大腸癌的罪魁禍首。

美國大腸直腸外科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指出,
大腸息肉通常在例行的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是從大腸、直腸內的黏膜(內襯)出現的異常增生,
可能呈現扁平狀,也可能是有柄的突起狀。

大腸息肉可能生長在大腸的任何位置,但大多出現在大腸左側與直腸中。
雖然大多數的大腸息肉不會轉變為大腸癌,某些類型則可能是癌前病變的徵兆,
因此切除大腸息肉可能會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1654090342411.jpg

依照病理的變化,分為:
.發炎型息肉,良性
.增生型息肉,良性
.腺瘤型息肉,最有癌變可能性

1654090358593.jpg

好發族群
依照流行病學研究,大腸息肉形成的原因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致可分類如下:
1、50歲以上
2、有大腸息肉病史或家族史
3、大腸癌家族史
4、高脂肪、紅肉飲食
5、抽菸
6、喝酒
7、體重過重
8、缺乏運動

1654090377490.jpg

息肉發生有年輕化趨勢
根據WTO資料顯示:國人大腸癌的發生率世界第一。
台灣癌症基金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
.30歲以上的民眾經息肉篩檢,有高達50%發現息肉;
.40到49歲之民眾,更有60%以上發現有息肉。
.台灣民眾的息肉發生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1654090401695.jpg

及早發現預防大腸癌
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四千多人罹患大腸癌
.已連續五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高,
.有近95%是腺癌,腺癌是正常的黏膜先發展成腺瘤狀息肉,再逐漸進展成腺癌。

1654090448612.jpg

大腸息肉症狀:生活中能發現息肉的發生嗎?
1.大多數胃腸道內的息肉並不會有症狀,很多人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
2.少數長在胃部息肉,因磨碎食物時導致息肉破裂出血,會有解黑便的症狀。
3.長在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息肉由於較硬的糞便通過而破裂,出現血便、肛門出血等症狀。
4.大腸息肉通常在長得較大時才會引起症狀,因此大腸內視鏡檢查對於預防大腸癌十分重要。
  而大腸息肉可能發生的症狀包括:血便、多餘的黏液、排便習慣改變(排便頻率等)、下腹部疼痛
5.另外《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則指出,出血的大腸息肉也可能導致感覺疲勞、
  貧血,較少見的症狀則還有腹瀉與過度分泌鉀,並可能因此與疲勞、肌肉衰弱有關。

1654090464512.jpg

如何檢查
.胃鏡、大腸鏡是偵測胃息肉和大腸息肉的利器。
.膠囊內視鏡也可診斷息肉的存在。
.腹部超音波掃描是篩檢膽囊息肉的首選,息肉的大小、數目、位置皆可清楚呈現。

1654090483640.jpg

如何治療
.內視鏡醫療愈來愈進步,大多數切除息肉並不需要外科手術。
.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時,可同時將息肉切除。
.切割後的息肉加藉病理分析以分辨良性或惡性息肉,作為日後追蹤依據。
.內視鏡息肉切除偶有併發症為出血及腸穿孔,但機率極低。
大腸息肉切除、治療

美國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 (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SGE) 指出,
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的息肉,大部分可以同時完全切除,切除的息肉組織也會再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癌變。

息肉切除後,醫師也會根據切除組織的大小、數量、型態等各種因素,
決定病患須接受下一次大腸鏡檢查的時間或次數。

《哈佛健康雜誌》也指出,在大腸息肉切除後,減少肉類攝取(特別是加工肉品、醃製的肉類)
可能有助降低大腸癌風險,因為研究認為吃較多肉類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較高。

1654090498645.jpg

如何預防
流行病學研究,現代人的胃腸道息肉是因為食物與消化道接觸的時間拉長有關:
.少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
.少吃高溫油炸燒烤食物
.少吃醃漬、加工食品
.高纖、多蔬果飲食
.多喝水
.不抽菸
.少飲酒
.維持正常BMI值與腰圍 (女生80公分以下、男生90公分以下) .飯後適度運動,促進腸胃蠕動

李翊慈

原文連結:http://www.edh.tw/article/1529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
    Lily

    目標環遊世界的Lily部落格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