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
中醫的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合稱「望聞問切」,訓練熟練的中醫師能透過望聞問切,
精準的掌握病患的身體狀況。
而望診中的舌診更是在診斷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一般民眾在還未確切感到不適前往看診之前,
或許也可以透過鏡子觀察自己的舌頭,來及早抓出身體不適的徵兆。
由日本東洋醫學會漢方專門醫師仙頭正四郎所監修的《中醫超圖解》一書指出,
舌頭是判斷病況的重要依據,透過舌頭的形狀、顏色、舌苔等方式,就可以掌握全身狀態。
能透過大小、肥厚與否掌握「陰」的狀況。若肥厚又大則為陰過剩,相對地,若輕薄又小則陰不足。
(編輯推薦:陽過剩、氣不足,吐舌一看便知!從舌苔、舌形顏色看五臟健康)
除了大小之外,舌頭的顏色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能掌握「陽」的狀況。
一篇由國際中醫師櫻井大典監修的文章則指出,透過觀察舌頭,
即可得知體內「氣」、「血」、「水」三者的狀態:
氣:活動身體的生命能量。
血:巡迴全身的血液與養分。
水:滋潤身體,排出老舊廢物,血以外的體液。
若三者平衡不佳,則會導致虛冷、便秘、疲倦、肩膀僵硬的各式各樣的症狀。
透過3種舌頭顏色觀察身體狀況
舌頭整體紅潤,部分較白呈現粉紅色
這是「血」不足的表現,可能是飲食生活混亂、過度使用眼睛、睡眠不足等情況所造成。
對一般民眾來說,可能常聽聞「肝臟對貧血很好」的說法,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肝臟也非常合適,
建議吃肝臟類(牛、雞、豬)及鮪魚,也可期待鮪魚對緩和手腳冰冷帶來的效果。
舌頭整體顏色呈現濃郁的紅色
這是「水」不足的表現,常常無端口渴,想喝冷飲的民眾,或許體內已經變得乾燥了。
此時若是胡亂地攝取過多水分,則有可能反倒帶給腸胃負擔。
建議食用雞蛋,雞蛋是能滋潤身體的食材。
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也曾撰文指出,雞蛋具有滋陰潤燥、養血安胎、鎮心益氣、
補虛扶贏等多種功效,對熱病煩悶、目赤咽痛、燥咳聲啞、產後口渴等病症都適用。
舌頭整體顏色呈現紫色的樣子
這是血液變得黏稠的徵兆,有可能是不小心讓身體持續受凍,又或者是累積過多壓力了。
若放著不管,有可能會讓頭痛、生理痛、肩膀僵硬等狀況惡化。
建議食材為韭菜,能溫暖身體,並期待其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詠生中醫診所院長吳建東也曾受訪指出,韭菜味辛、性溫,可入人體肝、
胃、腎臟,還有補腎、解脹氣等功效。
此外,因韭菜蘊含硫化物等揮發油成分,除了促進血液循環之外,
也有增進食欲、降血脂等諸多益處。
2個時間點避免檢查舌頭,以免造成錯誤判斷
櫻井大典監修的文章指出,檢查舌頭唯一的注意要點便是檢查時機。
建議不要在「剛睡醒時」及「用完餐後15分鐘內」進行檢查。
剛睡醒時不論是誰的舌苔都有可能會變厚,剛用完餐食,舌頭紅色也會變得較紅潤,
有可能造成錯誤判斷。
此外,在吃咖哩、喝咖啡後,吃了這類顏色濃郁的食物或飲料,
顏色也有可能會殘留在舌頭上,因此盡量避免在這時檢查。
新聞中心 蔡經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