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吳宛容中醫師】
夏天除了氣溫飆高外,只要一不注意,血糖指數也會跟著飆高。
明明三餐都正常,也沒有吃甜食,但血糖一到夏天就拉警報,連帶增加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是什麼?為什麼要小心血糖飆高呢?
糖尿病最主要原因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造成的血糖濃度上升。
當糖份攝取過多,造成胰島素負擔,血糖就容易上升,長期血糖過高身體會出現連鎖併發症,
免疫力也會跟著降低。
糖尿病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疲倦、頭痛、視力模糊、四肢無力、手腳麻、傷口不易癒合、
容易感染疾病、皮膚病變及皮膚乾燥搔癢等。
最嚴重還有可能引發慢性併發症,包括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以及血管病變,
包括下肢大型血管、腦血管、心臟血管,甚至是足部病變,嚴重則可能面臨截肢的命運。
(編輯推薦:脾虛是糖尿病發病主因!1穴位1茶飲養好脾經控血糖)
為什麼夏天血糖會飆高呢?
大致有以下四種原因:
天氣悶熱
人體在熱的環境下,會啟動熱調節機制,藉由呼吸道、流汗等方式排除體內多餘的熱,
維持體溫的恆定。
但如果環境溫度過高,濕度也高,人體排汗量也會跟著降低,導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出現波動。
水分攝取不足
夏天流汗較多容易導致脫水,血液中的血糖濃度相對就會比較高。
但如果因流汗過多,就選擇喝運動飲料,對於血糖反而是一大負擔。
消暑退火的飲料、冰品
天氣炎熱,許多人會喝手搖飲、吃剉冰,這些食物都富含的糖分易使血糖飆高。
即便是青草茶、椰子水,雖然看似不甜,但實際上糖分依然很高。
(編輯推薦:跟著營養師瘦身,飲料、冰品它最肥)
水果糖分高
台灣水果可口香甜,夏天盛產季節,很多民眾會攝取過多,導致血糖上升。
中醫怎麼看血糖高?
中醫認為糖尿病屬於消渴證,口渴多飲,多食而瘦,尿多而甜。
主要是脾系疾病,可能由飲食不節、勞倦太過、肝腎虛損而起。
中醫教你如何在夏季控制好血糖
只要能夠運用飲食、運動、藥物,控制好血糖,身體狀態跟一般健康者沒有太大的差異。
飲食控制
烹調清淡,避免加工食品,避免高糖份水果、甜點或飲料。
可以吃一些清熱生津的食材,如苦瓜、冬瓜、山藥、薏仁、南瓜、燕麥、
牛蒡、芹菜、芥菜、菠菜、蓮藕、荸薺、豆芽、菇類、木耳等。
用餐順序調整
先吃蔬菜,避免血糖急遽上升,接著吃蛋白質,再吃碳水化合物,最後再吃水果。
飲食多樣化
以粗糧代替精緻米飯麵條,多吃蔬菜、水果選擇低糖分。
(編輯推薦:沒碰甜的也會高血糖?營養師曝蘇打餅恐怖真相:簡直「一碗飯淋一匙油」)
規律時間用餐、服藥
規律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礎,千萬不要因為天氣熱就不進食,造成血糖大幅度的變動。
多補充水分
天氣炎熱、排汗多,且糖尿病患者會多尿,水分流失更快,如果沒有補足水分,
很容易脫水,引起相關併發症。
多喝水並不代表可以多喝飲料,許多飲料雖然標榜是無糖,
但其中有許多調味還是會對糖尿病患者造成身體負擔。
適度運動
健走、瑜珈等較緩和的運動適合糖尿病患者,建議一週3~4次,
最好的運動時段為餐後0.5.~1小時,一定要避免空腹的情況下運動,
而且避免中午高溫時段,以免中暑。
穴位按摩
可藉由穴位按摩達到日常保健。
承漿穴,下巴的正中央的凹陷處,此穴可消除口渴的症狀。
合谷穴,大拇指與食指併攏隆起處,此穴可幫助身體水分代謝。
足三里穴,膝蓋外側凹陷處直下三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之處,此穴可調整消化功能。
中藥茶飲
中藥裡有許多被現今證實有控制血糖的功能,像是人參、三七、夏枯草、女貞子、
山茱萸、玉米鬚、紅景天、麥門冬等,這些平時可以泡成茶飲當成日常保養飲用。
夏天特別容易出現血糖不穩定現象,所以一定要早晚監測血糖數值,規律回診。
平時保持良好飲食以及正常作息,才會有體力跟糖尿病長期抗戰喔。
作者簡介:吳宛容中醫師,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學歷包括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專長中醫兒科、過敏體質調理、濕疹、婦科等。
【翰鳴堂/睿鳴堂中醫醫療體系】臉書粉絲專頁
吳宛容 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