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相較於需耗時億年以上生成的化石燃料,
能在短時間內再生,且在轉換為能源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其他污染物的天然資源,
例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力能、潮汐能、生質能…等,都是目前全球正在發展中的再生能源。

風力發電
1608042825792.jpg
風力是真正的清潔能源,源源不盡,也不像其他石化燃料般會產生污染物。
風力發電更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能源,因為技術相對簡單,是減緩氣候變化的好幫手。

風力是便宜的能源。現在,風力發電已經可以輸送到電網最終供消費者使用。
風力推動渦輪機成本低,也不受石化燃料價格影響。風力也不像石化燃料需要開採、
鑽探或運送到發電廠。石化燃料越挖越少,價格不斷上升,風力發電的成本則因為科技進步逐漸下降。

延伸閱讀:臺灣離岸風電到底卡在哪裡?

太陽能
太陽溫暖的賜予我們生命一切所需,現在更是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清潔能源。
太陽能直接把陽光轉化成熱能和電力。

除了常見的小電器,如計算機可以用太陽能之外,更可以對沒有電網供電的地區提供電力。
越來越多建築也採用頂樓太陽能電池作為提倡環保節能的賣點。

太陽能有兩種,一是光伏能,另一項是太陽熱能。光能轉化成電力,
透過釋放電子(負極粒子)的半導體物料來產生電能。所有光伏電池都有最少兩層半導體,
一邊正極一邊負極。當光照射到半導體,兩層物料之間產生的電場便會推動電子移動,
產生直流電。光度越強,電流便越大。

1608042876072.jpg
太陽熱能方面,主要是把陽光聚焦在一條線或一點上,產生的熱能可用於製造蒸汽,
熾熱而高壓的蒸汽就可以推動渦輪機發電。在陽光充沛的地區,太陽能熱電站更可供應大量的電力。

有些人認為太陽能不穩定,其實太陽能光伏系統不一定需要艷陽高照也可以發電,
陰霾的天氣同樣能夠發電。

這是由於太陽光會經雲層反射,少雲的日子甚至比萬里無雲的晴空產生更高的光伏能量。
即使在多雲的日子,只要利空太陽能加熱真空管,當光線從多角度照射,真空管的吸收器仍可大展其才。

水力發電
水力可以發電,更不會產生溫室氣體。
水通過地球的水循環系統不斷地補充,所以也是再生能源的一種。
水力發電不像太陽能和風能具間歇性,它可以全天候 24 小時不斷產生電力。
水的能量可以來自海浪和江河。

潮汐發電
1608042925348.jpg
世界能源委員會估計潮汐每年可以產生2兆兆瓦的能量。
這是全世界現有電力生產總量的兩倍,也相等於 2,000 座大型石化燃料和核電廠的能源產量。
全球海洋 的再生能源潛在總量,可以滿足世界現時能源需求的 5,000 倍以上。

但直到現在,利用潮汐仍處於理論階段,相關的技術仍然處於研究開發階段。
所以要估計潮汐可以滿足全球多少能源需求,仍在評估發展中。

江河水力發電
1608042955324.jpg
2003年,世界電力總量的 16% 是由水力發電產生,水力發電利用水流從高而低的流動產生的能量發電。
河水落差越大,水流便越急速,所產生的電力也越多。

可是為生產大型水力發電工程中所修建的大壩也會淹沒生態系統,發展江河水力也需要顧及下游社區、
農民和生態系統的水資源需求,而且由於氣候變遷而來的持續的乾旱,水力發電可能會不夠穩定。

地熱
1608042994576.jpg
地熱利用地球岩層內的熱能產生能量。地球核心溫度奇高,高達攝氏5,500度。
地熱一般利用處於熱源的水庫,供應熱水到需要熱能的地方。

地熱的水,可用來供應家居暖氣,融化道路積雪。也可以利用地下抽水機,把暖氣帶到地面和樓宇內。
這種方法隨處可用,而且由於地下氣溫長年保持穩定,地熱系統除了可在冬天提供暖氣,夏天也可作為空調。

地熱發電不會製造污染或溫室氣體也不會製造噪音,地熱發電的全年使用率可達九成,
相較石化燃料電廠最多只有65-75%。
可是,即使有許多國家有非常豐富的地熱資源,這種再生能源至今卻仍然沒有被大量開發。

生質能源
1608043015379.jpg
生質能源是利用植物等有機物質,通過氣體收集、氣化、燃燒和消化作用等技術產生能源。
只要適當地利用,生質能源也是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能源,但也要視乎生物燃料是如何產生出來。

一些潛在生質能源包括:

甲烷氣(包括來自垃圾掩埋場和污水處理廠)
濕潤廢物(例如公共屠宰場、飼育場和食品加工廠)
乾的農業副產品(例如玉米和蔗糖棄渣)
城市廢物(例如家居垃圾和植物籬枝)
林業副產品(例如鋸木廠和林業運作的殘渣)
生質能源的優點
生質能源只要適當處理,是不會排放溫室氣體的,即使燃燒生物燃料會排放二氧化碳,
由於種植新的生物燃料時會重新吸收,對氣候影響十分輕微。

也有一些情況,溫室氣體可以在排放前被罩住和利用,例如當垃圾掩埋場的有機廢物分解,
便會釋出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甲烷。留住甲烷並用作燃料,可以避免氣體進入大氣層,並從廢物產生電力。

生質能源的缺點
生質能源的最大問題是把食物當作燃料,影響全球糧食供應穩定。我們必須立即停止這種做法。
現在,歐美各國制定了強制性生物燃料的發展目標,使肥沃的土地不再種植糧食,
導致糧食供應緊張,及糧食價格不斷上漲;而窮國人民無法負擔,便會發生飢餓。

2007年,美國把5400萬噸玉米用於生產乙醇,而歐盟也把285萬公頃土地改種菜籽油和其他作物,生產生物燃料。
如果同樣的土地用於種植食用玉米和小麥,估計可生產6800萬噸糧食,足夠供應28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人口一年的糧食。
相反的是,中國於2006年禁止玉米、小麥和稻米等主糧用作生物燃料,成為是全球唯 一實施相關禁制措施的國家。

此外,生物燃料也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例如焚燒城市廢物產生能源,可能會產生化學有毒物質,更會影響回收再造業的發展。
更甚者,竟有企業試圖破壞原始森林,種植生物燃料。綠色和平嚴正反對此舉,因為只會助長砍伐更多珍貴的原始森林。

開發生質能源時必須避免以下情況,才可真正達致永續發展:

把糧食作為生物燃料,影響糧食供應及價格
破壞原始森林
產生化學有毒物質
使用基因改造作物
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土壤流失
鹼性物質的增加和有毒物質排放
綠色和平的綠色製冷技術

綠色和平的環保製冷項目,旨在淘汰HCFCs和HFCs,促進環保製冷劑的全球商業化。
在九十年代初,綠色和平與一家德國公司合作開發了環保製冷劑(英文稱 Greenfreeze),
是一種採用碳氫化合物、既不破壞臭氧層,又不導致氣候變化的環保製冷劑。

綠色和平當時號召七萬名支持者預付款採購綠色冰箱,將環保製冷技術推向市場,並革新了製冷行業技術,開創先河。

目前,原本為推進1992年綠色和平臭氧保護項目,而開發的綠色冰箱已超過 2.5億台,
歐洲、中國、日本和印度的所有大型生產商均參與了該冰箱的生產。歐洲主要生產商,
包括博世(Bosch)、西門子(Siemens)、伊萊克 斯(Electrolux)、海爾(Haier)、
利渤海爾(Liebherr)、米勒(Miele)、克維勒(Quelle)、Vestfrost、惠而浦(Whirlpool)、
波克耐希特(Bauknecht)、Foron與德國電器公司AEG都在使用環保製冷劑。

現在除北美洲外,環保製冷劑已經行 銷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市場。
大型用戶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與聯合利華同樣已不使用HFCs的製冷技術。

綠色和平正繼續向全世界推廣環保製冷技術,包括採用二氧化碳和氨製冷,
這些技術以低成本和高能效的優勢,尤其切合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綠色和平還鼓勵汽車空調、家用和商用空調、以及超市製冷系統採用環保製冷技術。

環保製冷劑成功地證明:只要勇於探索,就能找到舒緩氣候變化的可行的解決方案。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原文連結:http://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13781/%E5%86%8D%E7%94%9F%E8%83%BD%E6%BA%90%E4%B8%8D%E6%98%AF%E5%8F%AA%E6%9C%89%E5%A4%AA%E9%99%BD%E8%83%BD%E8%B7%9F%E9%A2%A8%E5%8A%9B%EF%BC%815-%E5%A4%A7%E7%A8%AE%E9%A1%9E%E4%B8%80%E6%AC%A1%E7%9C%8B%E6%87%8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
    Lily

    目標環遊世界的Lily部落格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